魏忠贤的八字精批?魏忠贤生辰

admin 138 0

【绪论】魏忠贤的八字精批?魏忠贤生辰?全方位攻略,做到心中有数“魏忠贤的八字精批”的内容如下:

本文目录一览:

魏忠贤临死前给崇祯8字告诫,他说了什么呢?

这八个字就是“重用东林党必亡国”,但是崇祯帝并没有听他规劝,最后还是重用了东林党,从而让明朝走上了这条不归路。众所周知,魏忠贤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,仗着明熹宗对他的宠信在朝中作威作福,以他为首的阉党也是劣迹斑斑。崇祯帝尚未登基的时候就对魏忠贤的恶行相当不满,所以待他登基之后他马上利用手中的权势将魏忠贤治罪,阉党这股势力也因此没落。

阉党的没落,给予了东林党东山再起的机会。东林党主要是由文人组成,他们对宦官干政一事本就意见颇多,所以才会遭到魏忠贤的再三打压。等到阉党被剿除之后,无人可用的崇祯帝只能再次启动东林党。东林党再次受到重用之后为了显示他们与阉党的不同,取消了众多之前阉党立下的规矩,其中就包括江南富商多种赋税的取消与降低。

这项举动看似为百姓着想,实际上却加剧了百姓的负担,因为这些富商代表的仅仅是百姓的一小部分。东林党将他们原本需要缴纳的高额赋税取消了之后,朝廷为了维持国库的运行就只能加重普通百姓的赋税负担。明朝末年的百姓本就生活艰难,且当时各种天灾接连不断,所以赋税的提高让众多农民沦为难民,百姓更加民不聊生。面对这种情况,东林党人空有种种论断,但是却无法提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解决方案。

在这种社会背景下,明朝的社会矛盾终是彻底激化,诸多地方的农民接连发动起义。崇祯帝这个时候才幡然醒悟魏忠贤临终前曾经说过的“重用东林党必亡国”这八字告诫,但是已经为时晚矣。魏忠贤此人虽然不是什么好人,但是他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。其实明熹宗临终前也曾告诫过崇祯帝说魏忠贤是个可堪重用之人,当时崇祯帝并未将这话听进去,明朝也最终在他手中走向了灭亡。

魏忠贤被崇祯设计杀害,为何死前还愿意给他八字忠告?

魏忠贤临死前还愿意给杀害自己的崇祯皇帝忠告,是因为魏忠贤并不希望明朝灭亡,他希望崇祯皇帝能够好好管理明朝,恢复明朝的国力。很多人认为魏忠贤是奸臣,但是魏忠贤统治明朝的时候,明朝的国力并不衰微,反而是魏忠贤死后,明朝才一步步走向了灭亡,崇祯皇帝自己也是临死前才明白魏忠贤的良苦用心,所以才会在临死前命人安葬魏忠贤。

魏忠贤原本是一位宦官,靠着讨好皇帝获得了掌控朝政大权的机会,魏忠贤掌控大权以后,虽然也干了很多大奸大恶的事情,但是他却一直在认真统治明朝。当时崇祯皇帝还只是信王而已,所以凡事都要听从魏忠贤的,魏忠贤也逼迫崇祯皇帝做了很多事情,但是不得不说,魏忠贤逼迫崇祯皇帝的行为其实也是对崇祯皇帝有益的。魏忠贤知道崇祯皇帝性格软弱,实在是难以成大事,所以才会常常让崇祯皇帝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。

后来,魏忠贤帮助崇祯皇帝继位,崇祯皇帝却在掌权后杀了魏忠贤,然而魏忠贤临死前还特意给了崇祯皇帝忠告。魏忠贤之所以要给崇祯皇帝忠告,是因为魏忠贤担心崇祯皇帝被东林党清官欺骗。魏忠贤掌控大权的时候,下令对江南一带的富商们收税,以此充实了国库,然而也损害了东林党清官们的利益,魏忠贤知道自己死后,东林党清官可能会得到崇祯皇帝宠信,所以才劝告崇祯皇帝要小心。

然而,魏忠贤死后,崇祯皇帝还是重用了东林党清官,在东林党清官们的庇护下,江南一带的富商又免除了税收,因此断了明朝国库的一个重要来源,所以明朝才会越来越孱弱,最终灭亡。

魏忠贤临死前留有八字真言告诫崇祯,为何崇祯没听进去?

原因是崇祯皇帝认为自己除掉朝堂上的心腹大患,还沉浸在喜悦的气氛。可是他不知东林党逐渐称为了朝堂上唯一的党派,没有任何人可以遏制他们,在崇祯明白后,已经为时已晚,东林党人代表江南地主的利益,所以在一定程度上,东林党人执政后,对于江南的税收会大大缩减,崇祯帝也没有办法。而且东林党人只会纸上谈兵,和赵括是一等一的废物。崇祯帝明白魏忠贤留下的八字是什么意思,可惜为时已晚,崇祯帝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,国家没有足够的银两去镇压满人,最终在内忧外患下,大明亡了。

崇祯帝认为阉党是罪魁祸首。

在明熹宗时期,国家大权尽在魏忠贤之手,明熹宗每天只会玩弄木匠,他也明白魏忠贤不可除,不然东林党会一家独大,而且魏忠贤在国家大事上并不含糊,对于东北战事十分挂心,没有克扣一点银两,反而对于那些江南地主加大了赋税。在崇祯帝登基后,他认为魏忠贤祸害朝堂,压榨百姓,阉党不应该插手朝堂之事,可惜他没有明白他兄长的意思。在阉党失败后,魏忠贤临终前告诫崇祯帝,但是崇祯帝压根没有放在心上,直到东窗事发,东林党人根本摆弄皇帝,还不如魏忠贤来的实诚。

自古以来,阉党只是祸害。

在历史上,阉党掌握权力说明皇权衰微,帝国分崩离析,但是魏忠贤并没有,他虽然掌握大权,可是他依然以皇帝为尊。并不像先前的宦官,挟持君主,把皇帝作为傀儡。魏忠贤虽然跋扈了些,但是对于国家没有害处。可惜他的行为完全触弄了皇权,如若低调些,崇祯帝也不会这么无情。崇祯帝除掉魏忠贤是因为他的权力已经超过了应有的权力,所以崇祯帝不会容忍这样一个权臣。

魏忠贤被除掉是必然的,但是不是时候,此刻东林党人才是崇祯帝真正的敌人。

魏忠贤(2)

客氏就是这么个人物,皇帝捧,大臣让,就连当时的东厂提督太监和内阁大臣都要给她几分面子。

    对年过半百的魏忠贤而言,这个女人,是他成功的唯一机会,也是最后的机会。于是,他下定决心,排除万难,一定要争取这个人。而争取这个人的最好方法,就是让她成为自己的老婆。你没有看错,我没有写错,事实就是如此。虽然魏忠贤是个太监,但他是可以找老婆的。

    作为古代宫廷的传统,太监找老婆,有着悠久的历史,事实上,还有专用名词——对食。

    对食,就是大家一起吃饭,但在宫里,你要跟人对食,人家还不一定肯。

    历代宫廷里,有很多宫女,平时不能出宫,且没啥事干,且不能嫁人,长夜漫漫寂寞难耐,闲着也是闲着,许多人就在宫中找对象。可是宫里除了皇帝外,又没男人,找来找去,长得像男人的,只有太监。

    没办法,就这么着吧。虽说太监不算男人,但毕竟不是女人,反正有名无实,大家一起过日子,说说话,也就凑合了。这种现象,即所谓对食。自明朝开国以来,就是后宫里的经典剧目,经常上演,一般皇帝也不怎么管,但要遇到凶恶型的,还是相当危险。比如明成祖朱棣,据说被他看见,当头就是一刀,眼睛都不眨。

    到明神宗这代,开始还管管,后来他都不上朝,自然就不管了。但魏忠贤要跟客氏“对食”,还有一个极大的障碍:客氏已经有对象了。其实对食,和谈恋爱也差不多,也有第三者插足,路边野花四处采,寻死觅活等俗套剧情。但这一次,情况有点儿特殊。因为客氏的那位对食,恰好就是魏朝。

    之前我说过了,魏朝是魏忠贤的老朋友,还帮他介绍过工作,关系相当好,所谓“朋友妻,不可欺”,实在是个问题。

    但魏忠贤先生又一次用事实证明了他的无耻,面对朋友的老婆,二话不说,光膀子就上,毫无心理障碍。

    但人民群众都知道,要找对象,那是要条件的。客氏就不用说了,皇帝的乳母,宫里的红人,不到四十,“妖艳美貌,品行淫荡”,而魏朝是王安的下属,任职乾清宫管事太监,还管兵仗局,是太监里的成功人士,可谓门当户对。

    相比而言,魏忠贤就寒碜多了,就一管仓库的,靠山也倒了,要挖墙脚,希望相当渺茫。

    但魏忠贤没有妄自菲薄,因为他有一个魏朝没有的优点:胆儿大。

    作为曾经的赌徒,魏忠贤胆子相当大,相当敢赌,表现在客氏身上,就是敢花钱,明明没多少钱,还敢拼命花,不但拍客氏马屁,花言巧语,还经常给她送名贵时尚礼物,类似今天送法国化妆品、高级香水,相当有杀伤力。

    这还不算,他隔三差五请客氏吃饭,吃饭的档次是“六十肴一席,费至五百金”。翻译成白话就是,一桌六十个菜,要花五百两银子。

    五百两银子,大约是人民币四万多,就一顿饭,没落太监魏忠贤的消费水平大抵如此。

    人穷不要紧,只要胆子大,这就是魏忠贤公公的人生准则。其实这一招到今天,也还能用。比如你家不富裕,就六十万,但你要敢拿这六十万去买个戒指求婚,没准儿真能蒙个把人回来。

    外加魏太监不识字,看上去傻乎乎的,老实得不行,实在是宫中女性的不二选择。于是,在短短半年内,客氏就把老情人丢到脑后,接受了这位第三者。

    然而,在另外一本史籍中,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。

    几年后,一个叫宋起凤的人跟随父亲到了京城,因为他家和宫里的太监关系不错,所以经常进宫转悠,在这里他看到很多,也听到了很多。

    几十年后,他把自己当年的见闻写成了一本书,取名“稗说”。所谓稗,就是野草,宋起凤先生的意思是,他的这本书,是野路子,您看了爱信不信,就当图个乐,他不在乎。但就史料价值而言,这本书是相当靠谱的,因为宋起凤不是东林党,不是阉 党,不存在立场问题,加上他在宫里混的时间长,许多事是亲身经历的,没有必要胡说八道。

    这位公正的宋先生,在他的野草书里,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:“魏虽腐余,势未尽,又挟房中术以媚,得客欢。”这句话,通俗点儿说就是,魏忠贤虽然割了,但没割干净。后半句儿童不宜,我不解释。

    按此说法,有这个优势,魏忠贤要抢魏朝的老婆,那简直是一定的。能说话,敢花钱,加上还有太监所不及的特长,魏忠贤顺利地打败了魏朝,成为了客氏的新对食。说穿了,对食就是谈恋爱,谈恋爱是讲规则的,你情我愿,谈崩了,女朋友没了,回头再找就是了。但魏朝比较惨,他找不到第二个女朋友。

    因为魏忠贤是个无赖,无赖从来不讲规则,他不但要抢魏朝的女朋友,还要他的命。天启元年(1621),在客氏的配合下,魏朝被免职发配,并在发配的路上被暗杀。

    魏忠贤之所以能够除掉魏朝,是因为王安。

    作为三朝元老太监,王安已经走到了人生的顶点,现在的皇帝,乃至于皇帝他爹,都是他扶上去的,加上东林党都是他的好兄弟,那真是天下无敌,比东方不败猛了去了。

    可是王安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——喜欢高帽子。

    高帽子,就是拍马屁,所谓“千穿万穿,马屁不穿”,真可谓是至理名言,无论这人多聪明、多精明,只要找得准、拍得狠,都不堪一击。

   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,我们就知道,马屁,是有声音的。但魏忠贤的马屁,打破了这个俗套,达到马屁的最高境界——无声之屁。

    每次见王安,魏忠贤从不主动吹捧,也不说话,只是磕头。王安不叫他,他就不去,王安不问他,他就不说话。王安跟他说话,他不多说,态度谦恭点到即止。

    他不来虚的,尽搞实在的,逢年过节送东西,还是猛送,礼物一车车往家里拉。于是当魏朝和魏忠贤发生争斗的时候,王安全力支持了魏忠贤,赶走了魏朝。

    但他并不知道,魏忠贤的目标并不是魏朝,而是他自己。此时的魏忠贤已经站在了门槛上,只要再走一步,他就能获取至高无上的权力。但是王安,就站在他的面前。必须铲除此人,才能继续前进。跟之前对付魏朝一样,魏忠贤毫无思想障碍,朋友是可以出卖的,上级自然可以出卖,作为一个无赖、混混、人渣,无时无刻,他始终牢记自己的本性。可是怎么办呢?王安不是魏朝,这人不但地位高、资格老,跟皇帝关系好,路子也猛,东林党的杨涟、左光斗都经常去他家串门。凭魏忠贤的实力,要除掉他,似乎绝无可能。但是他办到了,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。

)

天启元年(1621),司礼监掌印太监卢受因为犯了事,被罢免了。在当时,卢受虽然地位高,势力却不大,所以这事并不起眼。王安,正是栽在了这件并不起眼的事情上。

    前面讲过,在太监里面,最牛的是司礼太监,包括掌印太监一人,秉笔太监若干人。

    作为司礼监的最高领导,按照惯例,如职位空缺,应该由秉笔太监接任。在当时而言,就是由王安接任。

    必须说明,虽然王安始终是太监的实际领导,但他并不是掌印太监,具体原因无人知晓,可能是这位仁兄知道枪打出头鸟,所以死不出头,想找人去顶缸。

    但这次不同了,卢受出事后,最有资历的就剩下他了,只能自己干了。可是魏忠贤不想让他干,因为这个位置太过重要,要让王安坐上去,自己要出头,只能等下辈子了。但事实如此,生米做成了熟饭,魏忠贤无计可施。

    王安也是这么想的,他打点好一切,并接受了任命,按照以往的惯例,写了一封给皇帝的上疏。主要意思无非是我无才无能,干不了,希望皇上另找贤能之类的话。接受任命后,再写这些,似乎比较虚伪,但这也是没办法,在我们这个有着光荣传统的地方,成功是不能得意的,得意是不能让人看见的。几天之后,他得到了皇帝的回复:同意,换人。

    王安自幼入宫,从倒马桶干起,熬到了司礼监,一向是现实主义者,从不相信什么神话,但这次,他亲眼看见了神话。

    写这封奏疏,无非是跟皇帝客气客气,皇帝也客气客气,然后该干吗干吗,突然来这么一杠子,实在出人意料。

    但更出人意料的是,没过多久,他就被勒令退休,彻底赶出了朝廷。而那个他亲手捧起的朱由校,竟然毫无反应。

    魏忠贤,确实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,在苦思冥想后,他终于找到了这个不是机会的机会:你要走,我批准,实在是再自然不过。

    但这个创意的先决条件是,皇帝必须批准,这是有难度的。因为皇帝大人虽说喜欢当木工,也没啥文化,但要他下手坑捧过他的王公公,实在需要一个理由。

    魏忠贤帮他找到了这个理由:客氏。

    乳母、保姆,外加还可能有一腿,凭如此关系,要她去办掉王公公,应该够了。王安失去了官职,就此退出政治舞台,凄惨离去。此时他才明白,几十年的宦海沉浮、尔虞我诈的权谋,扶植过两位皇帝的功勋,都抵不上一个保姆。心灰意冷的他打算回去养老,却未能如愿。因为一个人下定决心,要斩草除根,这人就是魏忠贤。

    以前曾有个人问我,在整死岳飞的那几个人里,谁最坏。我不假思索地回答:当然是秦桧。于是此人脸上带着欠揍的表情,微笑着对我说:不对,是秦桧他老婆。我想了一下,对他说:你是对的。我想起了当年读过的那段记载,秦桧想杀岳飞,却拿不定主意干不干,于是他的老婆、李清照的表亲王氏告诉他,一定要干,必须要干,不干不行,于是他干了。魏忠贤的情况大致如此。这位仁兄虽不认朋友,倒还认领导,想来想去,对老婆客氏说,算了吧。然后,客氏对他说了这样几句话:

    “移宫时,对外传递消息,说李选侍挟持太子的,是王安;东林党来抢人,把太子拉走的,是王安;和东林党串通,逼李选侍迁出乾清宫的,还是王安。此人非杀不可!”

    说这句话的时候,她的表情十分严肃,态度十分认真。

    女人比男人更凶残,信乎。

    魏忠贤听从了老婆的指示,他决定杀掉王安。这事很难办,皇帝大人比魏忠贤厚道,他虽然不用王安,却绝不会下旨杀他。但在魏忠贤那里,就不难办了,因为接替王安,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的,是他的心腹王体乾,而他自己,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 提督太监,大权在握,想怎么折腾都行,反正皇帝大人每天都在做木匠,也不大管事。

    很快,王安就在做苦工的时候,发生了意外,夜里突然就死掉了。后来报了个自然死亡,也就结了。

    至此,魏忠贤通过不懈的无耻和卑劣,终于掌握了东厂的控制权,成为了最大的特务。皇帝的往来公文,都要经过他的审阅才能通过,最少也是一言八鼎了。

    然而,每次有公文送到时,他都不看,因为他不识字。在文盲这一点上,魏忠贤是认账且诚实的,但他并没有因此耽误国家大事,总是把公文带回家,给他的狗头军师们研究,有用的用,没用的擦屁股、垫桌脚,做到物尽其用。

    入宫三十多年后,魏忠贤终于走到了人生的高峰。但还不是顶峰。

    战胜了魏朝,除掉了王安,搞定了皇帝,但这还不够,要想成为这个国家的真正统治者,必须面对下一个,也是最后一个敌人——东林党。

    走狗成为东厂提督太监后不久,魏忠贤经过仔细思考、精心准备,对东林党发动攻击。具体行动有,派人联系东林党的要人,包括刘一璟、周嘉谟、杨涟等人,表示自己刚上来,许多事情还望多多关照,并多次附送礼物。此外,他还在公开场合,赞扬东林党的某些干将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更让人感动的是,他多次在皇帝面前进言,说东林党的赵南星是国家难得的人才,工作努力认真,值得信赖,还曾派自己的亲信上门拜访,表达敬意。

    除去遭遇车祸失忆、意外中风等不可抗力因素,魏忠贤突然变好的可能性,大致是零。所以结论是,这些举动都是伪装,在假象的背后,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。

    这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就是:魏忠贤想跟东林党做朋友。

    有必要再申明一次,这句话我没有写错。

    其实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,一向是比较复杂的,所谓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能凑合就凑合,能糊弄就糊弄。向上追溯,真正执著到底、绝不罢休的,估计只有山顶洞人。

    魏忠贤并不例外,他虽然不识字,却很识相。他非常清楚,东林党这帮人不但手握重权,且都是读书人,其实手握重权并不可怕,书呆子才可怕。

    自古以来,读书人大致分为两种,一种叫文人,另一种叫书生。文人是“文人相轻”,具体特点为比较无耻外加自卑,你好,他偏说坏,你行,他偏说不行,胆子还小,平时骂骂咧咧,遇上动真格的,又把头缩回去,实在是相当之扯淡。

    而书生的主要特点,是“书生意气”,表现为二杆子加一根筋,好就是好,不好就是不好,认死理,平时不惹事,事来了不怕死,关键时刻敢于玩命,文弱书生变身钢铁战士,不用找电话亭,不用换衣服,眨眼就行。

    当年的读书人,还算比较靠谱,所以在东林党里,这两种人都有,后者占绝大多数。形象代言人就是杨涟,咬住就不撒手,相当头疼。

    这种死脑筋、敢于乱来的人,对于见机行事、欺软怕硬的无赖魏忠贤而言,实在是天然的克星。

    所以,魏忠贤死乞白赖地要巴结东林党,他实在是不想得罪这帮人。这世道,大家都不容易,混碗饭吃嘛,我又不想当皇帝,最多也就是个成功太监,你们之前跟王安合作愉快,现在我来了,不过是换个人,有啥不同的。

    对于魏忠贤的善意表示,东林党的反应是这样的:上门的礼物,全部退回去,上门拜访的,赶走。

    最不给面子的,是赵南星。

    在东林党人中,魏忠贤最喜欢赵南星,因为赵南星和他是老乡,容易上道,所以他多次拜见,还人前人后,逢人便夸赵老乡如何如何好。

    可是赵老乡非但不领情,拒不见面,有一次,还当着很多人的面,针对魏老乡的举动,说了这样一句话:宜各努力为善。

    联系前后关系,这句话的隐含意思是,各自干好各自的事就行了,别动歪心思,没事少烦我。

    魏忠贤就不明白了,王安你们都能合作,为什么不肯跟我合作呢?

    其实东林党之所以不肯和魏忠贤合作, 不是因为魏忠贤是文盲,不是因为他是无赖,只是因为,他不是王安。

    没有办法,书生都是认死理的。虽然从本质和生理结构上讲,王安和魏忠贤实在没啥区别,都是太监,都是司礼监,都管公文。但东林党一向是做生不如做熟,对人不对事,像魏忠贤这种无赖出身、行为卑劣的社会垃圾,他们是极其鄙视的。

    应该说,这种思想是值得尊重、值得敬佩的,却是绝对错误的。因为他们并不知道,政治的最高技巧,不是你死我活,而是妥协。

    魏忠贤愤怒了,他的愤怒是有道理的,不仅是因为东林党拒绝合作,更重要的是,他感觉自己被鄙视了。

    这个世上的人分很多类,魏忠贤属于江湖类,这种人从小混社会,狐朋狗友一大串,老婆可以不要,女儿可以不要,只有面子,是不能不要的。东林党的蔑视,给他那污浊不堪的心灵以极大的震撼。他痛定思痛,翻然悔悟,毅然作出了一个决定:

    既然不给脸,那就撕破脸吧!但魏公公很快就发现,要想撕破脸,一点儿也不容易。因为他是文盲。

    解决魏朝、王安,只要手够狠,心够黑就行,但东林党不同,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,至少也是个进士,擅长朝廷斗争,这恰好是魏公公的弱项。

    在朝廷里干仗,动刀动枪是不行的,一般都是骂人打笔仗,技术含量相当之高,多用典故成语,保证把你祖宗骂绝也没一脏字,对于字都不识的魏公公而言,要他干这活,实在有点儿勉为其难。

   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斗争,不至于被人骂死还哈哈大笑,魏公公决定找几个助手,俗称走狗。

    最早加入,也最重要的两个走狗,分别是顾秉谦与魏广微。

魏广微,万历三十二年(1604)进士,可好可坏的人。魏广微的父亲,叫做魏允贞,魏允贞有一个最好的朋友,叫做赵南星。万历年间,魏允贞曾当过侍郎,他和赵南星的关系很好,两人曾有八拜之交,用今天话说,是拜过把子的把兄弟。魏广微的仕途比较顺利,考中翰林,然后步步高升,天启年间,就当上了礼部侍郎。

    按说这个速度不算慢,可魏先生是个十分有上进心的人,为了实现跨越性发展,他找到了魏忠贤。

    魏公公自然求之不得,仅过两年,就给他提级别,从副部长升到部长,并让他进入内阁,当上了大学士。

    值得表扬的是,魏广微同志有了新朋友,也不忘老朋友,上任之后,第一件事就去拜会父亲当年的老战友赵南星。

    但赵南星没有见他,让他滚蛋的同时,送给了他四个字:“见泉无子!”

    魏广微之父魏允贞,字见泉。这是一句相当狠毒的话,你说我爹没有儿子,那我算啥?魏广微十分气愤。气愤归气愤,他还是第二次上门,要求见赵南星。赵南星还是没见他。接下来,魏广微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,他又去了。

    魏先生不愧为名门之后,涵养很好,当年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卖命,也就三次,魏广微不要赵大人卖命,吃顿饭聊聊天就好。

    但赵南星还是拒而不见。面对着紧闭的大门,魏广微怒不可遏,立誓,与赵南星势不两立。魏广微之所以愤怒,见不见面倒是其次,关键在于赵南星坏了规矩。

    当时的赵南星,是吏部尚书,人事部部长,魏广微却是礼部尚书,东阁大学士。虽说两人都是部长,但魏广微是内阁成员,相当于副总理,按规矩,赵部长还得叫他领导。

    但魏大学士不计较,亲自登门,还三次,您都不见,实在有点儿太不像话了。就这样,这个可好可坏的人,在赵南星的无私帮助下,变成了一个彻底的坏人。除了这两人外,魏忠贤的党羽还有很多,如冯铨、施凤来、崔呈秀、许显纯等,后人统称为:五虎、五彪、十狗、十孩儿,光这四拨人加起来,就已有三十个。这还是小儿科,魏公公的手下,还有二十孩儿、四十猴孙、五百义孙,作为一个太监,如此多子多孙,实在是有福气。我曾打算帮这帮太监子孙亮亮相,搞个简介,起码列个名,但看到“五百义孙”之类的字眼时,顿时失去了勇气。

    其实东林党在拉山头、搞团体等方面,也很有水平。可和魏公公比起来,那就差得多了。

    因为东林党的入伙标准较高,且渠道有限,要么是同乡(乡党)、同事(同科进士),要么是座主(师生关系),除个别有特长者外(如汪文言),必须是高级知识分子(进士或翰林),还要身家清白,没有案底(贪污受贿)。

    而魏公公就开放得多了,他本来就是无赖、文盲,还兼职人贩子(卖掉女儿),要找个比他素质还低的人,那是比较难的。

    所以他收人的时候,非常注意团结。所谓英雄莫问出处,富贵不思来由,阿猫阿狗无所谓,能干活就行。他手下这帮人也还相当知趣,纷纷用“虎”、“彪”、“狗”、“猴”自居,甭管是何禽兽,反正不是人类。

    这帮妖魔鬼怪的构成很复杂,有太监、特务、六部官员、地方官、武将,涉及各个阶层、各个行业,百花齐放。

   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领域,但有一点是相同的:他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,纯度极高的人渣。

魏忠贤是什么样的人?魏忠贤生平简介

魏忠贤是明朝末期著名宦官,他仗着明熹宗的宠信,开始逐渐专断国政,排除异己,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。不过从魏忠贤一生的经历来看,其实还是挺励志的,魏忠贤出生于贫苦之家,从小不识字,长大后贪恋赌博、酒色,后来实在走投无路决定自宫当太监。据说魏忠贤在太监那边有熟人,所以并没有净全身。此后魏忠贤一步步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,开始了他的掌权之路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魏忠贤的生平,看看他是如何咸鱼翻身的。

明朝末年时期,大太监魏忠贤的大名威震天下,他权倾朝野,专断国政,导致世人“只知有忠贤,而不知有皇上”。直到崇祯帝即位,魏忠贤才被除掉。

魏忠贤原本只是一个喜欢赌博,迷恋酒色的街头浪子,虽然懂得射箭与骑马,但他也只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。魏忠贤喜好和那些恶少年一起赌博,结果因为有一次大输,回到家中后久久不能释怀,感到非常的苦恼,于是愤恨之下一怒自宫,还改名李进忠。

魏忠贤早在进宫之前就和宫里的太监有联系,他在魏朝的帮助下进入了宫中,终于在宫中做起了太监。也正是有门路,因此入宫之后没再受苦,所以也有人说魏忠贤当时身体并没有净完全。

魏忠贤出身市井,最懂得讨好人,他在做太监期间就通过巴结讨好而得到了上司孙暹的提拔,被分去了颇有油水的甲字库。后来在客氏的帮助下,魏忠贤又做了皇长孙母亲王才人的典膳,他也就在此后巴结上了魏朝,又在魏朝的帮助下,得到了大太监王安的提拔。

客氏虽然只是一个宫女,但是身份特殊,是皇长孙朱由校的乳母,是未来皇帝的亲近之人。客氏原本和魏朝是对食关系,但是魏朝需要服侍上司王安和皇长孙朱由校,因此冷落了客氏,而客氏也就这样和魏忠贤好上了,他二人又成为了对食关系,魏忠贤的发展在客氏的帮助下开始顺风顺水。

万历四十八年,明神宗先驾崩,紧接着刚刚继位一个月的明光宗也驾崩,于是就由明光宗的长子朱由校继位。朱由校当年十六岁,继位之后不到一个月就封客氏为奉圣夫人,魏忠贤也凭借着朱由校的喜爱,他的哥哥和客氏的两个儿子都被封为了锦衣卫,他自己则被封为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。

魏忠贤不识字,按要求是不符合这个职位的,但是凭靠这他和客氏以的关系,皇帝才为他破例。不久魏忠贤和魏朝争夺客氏,事情闹大惊动了皇帝,而皇帝又喜爱魏忠贤,因此把客氏许给了魏忠贤,而驱逐了魏朝。不久之后,魏忠贤又阴谋的除掉了大太监王安,自此他成为了最厉害的太监。

朱由校也是一个文盲皇帝,大字不识几个,但唯独他最爱木工,整日在后宫中研究木工技艺。皇帝对朝政不闻不问,大权全部来到了魏忠贤的手中,同时又有客氏母子以及魏忠贤哥哥魏钊的帮助,朝中已经无人敢和魏忠贤作对,但凡有谁不怕死出来反对魏忠贤,那么他的下场自然会是很惨。

万历帝后期时候,东林党势力已经发展起来,如今能和魏忠贤势力抗衡的也只有东林党。后来有东林党的人拿到了魏忠贤的把柄,上奏请辞魏忠贤,这一次真的是吓到了他。不过魏忠贤精明,先去向朱由校哭诉,自动请辞,客氏和魏忠贤的党羽又在一旁帮着说话,结果朱由校竟然被迷惑,认为魏忠贤被冤枉,不仅没有同意他请辞,还好言安慰他。

后来又有人去告魏忠贤,还申请搜查魏忠贤家,以平定公众的职责,但是都被朱由校驳回不许。在这之后,再没人敢得罪魏忠贤,凡是已经得罪的都被魏忠贤残忍杀害,一时间人人闻东厂而丧胆。

魏忠贤利用自己的权势,铲除异己,权倾一时,直至后来朱由检继位,才被除掉。

【总结】魏忠贤的八字精批?魏忠贤生辰?的问题有了答案,更多关于“魏忠贤生辰”的攻略关注我们:https://www.cqltzx.cn/

标签: 魏忠贤的八字精批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👉注意《在线测算》付款后显示结果!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